道德经六十四章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
网站:www.51jkgl.com 来源:道德经六十四章
一)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原文
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。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 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;学不学,复众人之所过。以辅万物之自然,而不敢为。
二)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
安然平稳,便容易持守;未见兆端,可从容图谋。脆弱不支的,容易瓦解;细微不显时,容易消散。要趁事情未发生时努力,要趁世道未混乱时治理。合抱的粗木,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;九层的高台,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;千里的行程,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。人为努力的,必然失败;人为持守的,必然丧失。所以,圣人不是靠自己的作为,就不失败;不是自己努力去持守,就不丧失。世人行事,往往是几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。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,就不会 有失败的事了。所以,圣人要世人所遗弃不要的,而不看重世人所珍惜看重的;圣人学世人以为愚拙而不学的,将众人从过犯中领回来。圣人这样做,是顺应万物的自在本相,而不是一己的作为 。
三)朝夕得闲道德经读后系列之--道德经六十四章有感:于细微处见真章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。
服务式领导者的定位可以说是一个大导游,大服务员,辅助他人活出自我,事业有成,而自己欲他人所不欲,学他人所不学,保持谦卑敬畏,不与人争功,不与人计较,这样立于不败之地,能够善始善终。
道德经六十四章-51jkgl.com
四)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AI读后
《道德经》第六十四章,虽寥寥数语,却蕴含着无穷的智慧,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摸索前行的方向。
“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;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” 这几句着重强调了防患未然的重要性。在生活中,许多问题在萌芽阶段往往容易被忽视,等到问题发展壮大,才惊觉已难以收拾。就像企业管理,若管理者能在市场出现细微变化、公司内部初现矛盾端倪时,便敏锐察觉并采取措施,就能避免危机的爆发,使企业稳健发展。又如个人健康,日常注意生活习惯的点滴细节,合理饮食、适度运动,就能预防疾病的产生,而不是等到身体出现严重问题才追悔莫及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,无论是处理个人事务,还是面对社会现象,都应培养敏锐的洞察力,提前规划,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,生动地阐述了积累的力量。任何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都需要从微小的起点开始,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。司马迁撰写《史记》,耗时数十载,遍访古迹,查阅资料,积累了大量的素材,才成就了这部史学巨著。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,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地头观察、实验,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,才成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,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。这些事例无不证明,只要我们有坚定的目标,并为之持之以恒地努力,从细微之处做起,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,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。
“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,无执故无失。” 这里的 “无为” 并非什么都不做,而是不刻意妄为,不强行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若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规划一切,强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,而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天赋,往往会适得其反。相反,若父母能尊重孩子的个性,引导他们自主探索,孩子反而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。这让我明白,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时,我们应学会顺应自然,不过度强求,给事物以足够的发展空间。
“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” 人们做事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,这是因为在接近成功时,容易放松警惕,产生懈怠心理。马拉松比赛中,许多选手在前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,但在接近终点时,由于体力不支和心理上的放松,最终功亏一篑。而那些能坚持到最后的选手,往往是始终保持着和起跑时一样的专注与坚持。这启示我们,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要善始善终,在成功的道路上,始终保持谨慎和专注,不被胜利冲昏头脑。
“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;学不学,复众人之所过,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。” 圣人追求的是摒弃世俗的欲望,不看重那些稀有的珍宝,学习众人所忽视的自然之道,以补救众人的过错,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妄加干预。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,人们往往被各种物质欲望所驱使,追求名牌、奢侈品,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。我们应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,不盲目跟风追求物质享受,回归内心的宁静,去探索自然之道,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,为社会和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《道德经》第六十四章带给我的启示是多方面的,它让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防患未然、注重积累、顺应自然、善始善终以及克制欲望。这些智慧不仅适用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,也为我们处理社会关系、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在今后的生活中,我将不断研读《道德经》,汲取其中的智慧,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。
返回